
這是幼稚園旅遊時,穎兒子在遊覽車上應老師要求高歌一曲的畫面
不過是一首水果歌罷了
我卻聽得熱淚盈眶
這是多少努力的成果啊
其中包含的是能情緒穩定的坐2個小時以上的車程+配合老師指令+獨自發音清楚的唱完學校教的水果歌^^
有一本童書叫做"最棒的小熊"
大意是有一隻熊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是最棒的小熊,哈哈,其實每一隻熊媽媽都是這麼想啦,有一天,這隻小熊遇到別的小熊,他發現別隻小熊的毛比他漂亮,也比他會抓魚,他就很難過自己不是媽媽所說最棒和最能幹的小熊,因此他就不抓魚也不玩了,獨自傷心
這天,剛好有隻老熊又病又餓,拜託這隻小熊抓魚給他吃,小熊抓了魚給老熊吃,小熊心想雖然我不是最能幹和最漂亮的小熊,但是仍可以幫助別人
之後,小熊又像以前一樣開心了
療育已近兩年,兒子的問題行為"生氣就大叫咕咕咕"和"大便在褲子上" 消失了嗎?
哈哈哈,是沒有的,雖然已經有教兒子替代行為,如生氣時說:我生氣了,但兒子仍反射性或本能的?大叫"咕咕咕",隨著兒子年紀增長,已經從小小雞變成黑公雞囉
改變最大的其實是我面對問題的心態,從急於要兒子改變到現在笑笑的面對
我現在會心平氣和的說:嘿,你等一下的點心是玉米和小蟲,不能吃小點心了
穎:為什麼呢?
我:因為你是黑公雞啊
穎:我不要吃小蟲
我:好啊,那請你用說的,才可以吃
如果穎又大叫,我會假裝接到隔壁謝太太打來的電話,謝太太說:你家有養雞嗎?我說:有啊,謝太太說:我可以把他抓來煮香菇雞湯嗎?
穎也知道在說他,原本劍拔弩張的怒氣就被削弱了,我和他就笑笑的入睡了
當然我也希望穎兒子可以改掉這個習慣,只是他還沒改成功的時候,換個角度想:生氣時學雞叫還真的挺可愛的,兒子這招還真好玩,想一想我也心平氣和在看問題行為了
大便問題也是一樣啦
所以或許改變的不多也不快
但是我看事情的眼光已經沒那麼急了
跟兒子也不會整天關係緊張
兒子一從大林回到彰化,就先會去二F找我,親子關係也是很重要的呢^^
這次兒子上膳食調理課被燙傷,雖然心裡心疼,除了惜惜外,但也笑笑的跟兒子說:你被煮成香菇雞了
生活中有些幽默還真是很重要呢
事情都發生了,埋怨也沒用,不如用正向態度來看,除了教兒子一方面也是自己學習^^
所以轉變最大的是我啦^^
睡覺時問兒子:有一個黑皮膚的小孩今天學雞叫,又打弟弟,還躺在地上哭,為什麼他媽媽還要陪他睡呢?
兒子:為什麼呢?
媽媽:因為他是最棒的黑公雞
穎:我不是黑公雞啦
有些話有些事,只有你我才懂^^